2013年中秋小长假苏州全市旅游市场情况汇总
2013/9/24 苏州旅游局规划处

2013年中秋小长假,全市旅游市场平稳运行,秩序井然。全市4A级以上景区接待境内外游客170.23万人,同比2011年上升47.32%。中秋3天日平均值与2012年中秋节当天相比,上升17.11%。全市4A以上景区门票收入2703.88万元。同比2011和2012年分别上升35.02%和44.13%。全市纳入监测系统的宾馆饭店平均出租率为52.79%。
主要特点:
一、中秋民俗节庆体育活动丰富多彩
中秋小长假期间,各地旅游景区和主管部门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民俗节庆和体育休闲活动,其中,海峡两岸(昆山)中秋灯会声势浩大,每天吸引数万人参与赏灯,成为小长假期间最热门的民俗活动;吴江同里古镇、吴中区木渎古镇、市区石湖景区等举办的“踏月赏中秋”、“邂逅珍珠塔”和石湖串月等活动,也吸引了来自上海、浙江等周边地区的大批自驾游客;园区的摩天轮乐园和古城区的网师园则以夜花园的形式推出赏月游玩活动;体育中心、运河公园等处举办的中秋假日体育活动成为市民放松身心,共享天伦的好去处。
据统计,中秋小长假期间,全市各地共推出应时应景的秋游、赏月、休闲、采摘类活动五十多项,为中秋旅游市场增添了丰收、热闹的假日氛围。
二、短途游客,市民出游占比上升
由于中秋小长假后不到十天就是国庆黄金周,不少市民表示,中秋期间不会跑得太远,就在附近休闲散心。从统计数据来看,我市传统景区接待量基本持平,游览环境有所改善,金鸡湖、平江路、山塘街、吴中太湖旅游区等开放式景区依然火爆,游客数量明显上升。同时,游客来源地调查显示,周边城市的短途游客占比较高,达80 %以上,一日游占比接近50%。
与此同时,由于《旅游法》从10月1日起正式实施,届时旅游购物等内容将从旅游合同中剔除,低价团费+高价购物的做法将得到遏制,此次中秋小长假是低价团的最后机会,对部分地接旅行社的调查表明,选择低价团“最后疯狂”的游客大有人在,但旅行社方面则表示,到了“十一”,肯定不敢再接这样的团队了,因为“零负团费”不但违法,而且极易引起投诉和纠纷,最后会血本无归。
因此,今年中秋小长假,可以看作《旅游法》实施前的调整期,旅行社、景区、购物商店都在及时调整,为《旅游法》正式实施做准备。
三、《旅游法》实施准备工作逐步到位
除旅游购物方面的强制规定外,《旅游法》对资源开发,景区开放,承载量核定、公共服务提供、市场整治等相关方面均有明确的规定,我市旅委相关部门、旅游主管部门和旅游经营单位、从业人员正在通过《旅游法》学习宣贯,主动调适,做好《旅游法》实施前的准备工作。
节前,我市召开了全市等级旅游景区质量提升和安全工作会,对景区服务质量、安全工作、承载量核定公示和应急预案等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相关景区已经做好了公布承载量和采取应急措施的准备工作。
全市“一日游”市场整治工作全面展开,对东北街区域的“黄牛野导”进行集中打击,同时,由市旅游集散中心牵头成立“一日游”经营联合体,推出精品线路,明码实价,诚信经营。
节前,正在申报市级工业旅游示范点的6家企业和现有的工业旅游示范点企业共同签署诚信经营承诺书,我市乡村旅游产品在上海等地开展市场推介,工业旅游、乡村旅游、旅游商品开发销售等领域与《旅游法》接轨工作逐步完成。
市旅游集散中心、旅游咨询服务中心、智慧旅游体系等公共服务设施也正按照《旅游法》的要求,加大投入力度,拓展服务领域,竭尽全力为来苏游客提供城市旅游公共服务。中秋假日期间,市旅游咨询服务中心5个门店共接待现场咨询1420人次,其中境外游客340人次,同比均有较大幅度上升,凸显了旅游咨询中心的公共服务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