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辉旅行社电话
0512-65160766

首页  >  旅游资讯  >  行业新闻

攀向苏绣金字塔顶 镇湖30多位中生代绣娘厚积薄发

2013/9/27 17:14:00 苏州旅游局
攀向苏绣金字塔顶 镇湖30多位中生代绣娘厚积薄发
  不到4个月的时间里,镇湖中生代绣娘姚琴华的2幅刺绣作品各获2个国家、省级金奖;一个月的时间里,另一位中生代绣娘陈英华先后受邀到毛里求斯、土库曼斯坦撒播苏绣文化;近两三年的时间里,王丽华、卢梅红、薛金娣等绣娘也逐步走出了一条彰显自己艺术风格的特色发展之路,并开建了一家又一家个人刺绣文化艺术馆,这些艺术馆和中国刺绣艺术馆一起,迎接着慕名前来镇湖品茗苏绣的国内外游客……在中国刺绣艺术之乡——镇湖街道,30多位中生代绣娘经过多年的“厚积”,已经开始在很多场合“薄发”,逐步攀向苏绣“金字塔”的顶端,和7位省大师级绣娘一样成为苏绣新的代表性人物。

  7:8000,这个金字塔太“尖”

  苏州高新区镇湖街道有绣娘8000人。其中,省大师级7人,高级工艺美术师38人,中级工艺美术师近百名。 “这些庞大的绣娘群体形成一个‘金字塔’型的梯队,姚建萍、梁雪芳、姚惠芬、卢福英等省大师处于金字塔尖。中高级工艺美术师则处在‘金字塔’的中部。”镇湖刺绣艺术协会秘书长郭成说,尽管处于金字塔尖的这些大师们成绩斐然,但对于镇湖8000绣娘的庞大队伍来说,7人组成的这个金字塔尖实在太“尖”了,与镇湖街道每年13亿的销售规模和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的荣誉不相匹配。

  中生代绣娘开始攀向“金字塔顶”

  在苏绣“金字塔”的中间层人才里,有30多位绣娘经过多年的积累,不管是在美学鉴赏、刺绣技艺创新上,还是在市场营销理念上,都形成了自己独到的经验。镇湖刺绣艺术协会秘书长郭成说:“比如姚琴华近期创作的《苏格兰牧羊犬》、《其乐融融》,能在国家级和省级工艺美术作品评比中各获2个金奖,是很不错的成绩。镇湖几位顶级的刺绣大师也经常拿作品去参评的,能在这样的竞争中获奖,表明她已经在某些方面达到甚至超过了省大师级绣娘。” 卢梅红也是镇湖“中生代”绣娘之一,她善于创作牡丹题材的作品,赢得了“卢牡丹”的誉称。同时,她采用“防伪标志”,有效地保护了原创刺绣作品的版权问题。近几年,周海云、姚彩珍、陈英华等发展良好的中生代绣娘还走出镇湖,应邀到外地甚至国外培训学员,传播苏绣文化。3个星期前,镇湖绣娘陈英华应国家文化部邀请,前往非洲毛里求斯进行了为期3周的刺绣教学活动,在当地刮起了一轮“苏绣风”。本周,陈英华又启程前往土库曼斯坦,参加刺绣文化的巡展交流。

  人才培养打通“苏绣创造”之路

  镇湖苏绣作为一项传统民族工艺、艺术和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得到有效继承必须依靠人才。在镇湖中生代绣娘群体发力的同时,地方政府也继续助力,帮助她们提升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近年来,镇湖刺绣艺术协会和艺术类院校联系,多次邀请专家教授为绣娘们讲授美学知识。仅今年以来,镇湖就先后开办了摄影、素描、市场营销等课程。另外,镇湖刺绣艺术协会还鼓励、赞助中生代绣娘到清华美院、南京艺术学院、苏州工艺美院等艺术类高校进修,系统地学习美学理论知识,提升创新能力。今年春天,镇湖刺绣艺术协会还促成了多位知名画家与中生代绣娘签约结对,就作品版权使用、题材开拓等方面进行合作,促进“制造苏绣”向“创造苏绣”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