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国庆游客意见不小 规范跟团游团费涨服务降
2013/10/7 10:15:00 姑苏晚报

今天是“十一”黄金周的最后一天。记者日前随机采访了数位国庆跟团游客,大家普遍反映,如今跟团的价格确实不如以往吸引人了。与此同时,自由活动时间的增加、导游服务热情的降低,也让游客感觉跟团能享受到的服务和便利越来越少。跟团游如何才能吸引游客,成为这个国庆带给旅游市场的又一思考。
国内游:费用涨了,导游的态度却淡了
这个国庆,市民赵村和朋友一行四人报团参加了一个“浙西两日游”。赵村告诉记者,这是他第三次去浙江玩了,和以前相比,每次必有的购物点不见了踪影,而一个景点的平均游览时间也从一个半小时延长到了两个半小时。但与之相对应的,这次的团费涨了不少。“我们第一天去的龙井峡漂流和浙西大峡谷,第二天去太湖源景区,外加一晚住宿和两顿午饭,团费是每人495元。旅行社的人告诉我,这条线路以往国庆的报价是290元左右。”
现在的价格是否划算呢?赵村算了一笔账,如果是自驾前往,漂流和景区门票加起来要400元,外加路费150元,住宿费100元,两顿午饭50元,也就是要700元,相比较报团还是要便宜不少。不过,如果按照四个人拼团来算,人均则约为600元左右,和报团的差距并不大。“现在报团的价格吸引力没那么明显了,要不是时间比较紧,我们大概也不会选择报团。”赵村说。
“三峡我以前去过很多次了,这一次去,看似花销挺大,但实际上比之前去这几个地方游玩花销要少。”刚刚从三峡游玩回来的孙先生表示,国庆出游成本比平时高在他意料之中,与此相比,他更加在意的是导游的态度冷淡了不少,“这个长假《旅游法》开始实施了,我觉得导游针对相关法规都做得很好。不过导游和我们的沟通少了许多。除了必要的须知和景点介绍外,导游从不和我们主动说话。
出境游:行程规范了,游客却扫兴了
如果说导游的爱理不理只是让孙先生有些不自在的话,国庆赴泰游的王先生对导游“一问三不说”的反应则可以用抓狂来形容,“多花了4000元团费,但是想买的东西没买到,想看的也没看到。”王先生告诉记者,到达泰国后,导游就把当地的风俗习惯,以及注意事项跟他们说了一下,之后就是按流程走,游览的时间是充足了,但买东西却不知道去哪里了,问导游导游也不愿意说。
“我们还想看泰国的特色表演,但因为这个属于自费项目,导游也不做介绍,而我们自己人生地不熟,根本不知道去哪里找。这样的团,行程是很规范,价格也很透明,但是我们游客很扫兴。”王先生有些郁闷。
对游客来说,以往跟团游最大的吸引力不外乎较低的价格和便捷的服务,而现在价格优势的缩小,以及服务质量的降低,无疑使得跟团游的吸引力大打折扣。记者了解到,和火爆的自驾散客相比,今年国庆跟团游市场确实显得有点儿冷。同程网数据显示,国庆前六天,自驾游产品的销量占所有产品总销量的四成,同比涨了50%;与之相对的,主要负责带团出境的导游龚伟华则告诉记者,这个国庆是他负责带团出境来首次休息在家,原因是“十一”境外游的报团游客少了八九成。
专家:打造核心竞争力 提升跟团游品质
“行程规范了,游客反而扫兴,出现这样的矛盾,是因为旅游市场原有的操作习惯和《旅游法》法规发生了直接冲突。”苏州大学社会学院旅游管理系教授周永博表示,游客旅游必然有购物需求,因此导游在提供解说服务的同时,也应该提供导览导购服务。对于语言沟通有障碍、信息更为不对称的出境游就更是如此。“《旅游法》法规希望禁止的是强迫购物,但现在旅行社在操作时存在把所有购物内容和自费项目‘一刀切’的现象,因此导致游客的正常需求得不到满足。希望今后《旅游法》实施细则的出台能够进一步强化旅游合同订立环节中的信息披露要求,以满足游客购物等方面的需要。”
针对自驾散客市场的兴旺,周永博认为,未来自助游的增加是一种趋势,但跟团游也并非毫无优势。近年来,不仅在中国,全球范围内旅游模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尤其是伴随信息技术发展,互联网、通讯技术极大促进了旅游信息传播,处于消费终端的旅游者与景区等旅游产品提供者之间的沟通成本大为降低,游客和景区对传统旅行社的依赖性大不如前,“随着客源地与目的地间的信息不对称被不断打破,人们拥有更多的旅行经验、在旅游中变得更加自信,自助游的比例还会不断提高。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旅行动机也变得多样化,对旅游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包价旅游和单一固定旅游产品已不能完全满足人们的需要。尤其是欧美等发达国家,旅行社行业经过长期发展已走向成熟化、多元化。‘跟团包价旅游’ 作为旅行社的常规产品,已不是旅游者的唯一选择。”
周永博表示,传统旅行社的一大优势在于“面对面”的人员服务能力。面对新的市场形势,传统旅行社应当把人员服务水平作为核心竞争力来打造,通过扩大人员培训规模、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全面提高一线服务人员的专业技能和服务水平,逐步形成有特色的服务品牌。对旅行社来说,旅游产品组合越专业、内容越复杂、地点越分散、服务要求越高,则产品的吸引力越大,尤其是在一些专项旅游市场上,传统旅行社能获得大量机会,“以商务会议、文化体验、户外探险等细分市场为例,游客对专业的讲解、向导、交通、安全、保障服务要求很高,可作为传统旅行社重点目标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