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辉旅行社电话
0512-65160766

首页  >  旅游资讯  >  旅游文章

鹤园雅集

2014/12/3 9:17:00 文/梁淮山
鹤园雅集
    今天,天气特别好,明媚阳光洒在床上,刚刚醒来的我舒服地躺着。电话突然响起,吕姐问我要不要今天去鹤园喝茶。去鹤园的事已经提了很久了,我立刻应诺,择日不如撞日,难得好天气,干脆今天。我立刻拿起电话约了几位圈中好友陈华、龚建国、谢随英、刘燕、王久珍、夏侯小明,加我和吕姐一共八个人。听是去鹤园喝茶,他们都很开心,鹤园是苏州是政协的办公所在地,不对外开放,吕姐认识里面的领导,可以带我们进去,所以机会难得。吕姐说,如果周三下午更好,还有评弹演出。

    我们约好下午一点在庆元坊汇合,先到的就在附近的怡园转转。大家匆忙吃好饭,就赶紧过来了,陈领导离得远,饭还没吃就赶过来了。一点左右大家陆续都到了,从庆元坊走到鹤园所在的韩家巷只需三五分钟,于是吕姐直奔鹤园。鹤园虽然不大,但是布局合理,因为不对于开放,所以没有游客,特别幽静。

    鹤园最宜雅集,翻开鹤园的历史,它从来就是雅集之地。鹤园算是较晚的私家园林,面积只有4.66亩,格局简洁,1907年道台洪鹭汀所建,朴学大师俞樾题写“携鹤草堂”,故名“鹤园”。此园后归吴江庞氏,庞氏是文化家族,在次雅集酬唱颇多。近代词学大师朱祖谋、书法家庞自新也曾居住此园,邓邦述曾在此填词、汪东曾在此赋诗、词学大师吴梅曾在此讲曲、“传”字辈昆曲演员曾在此唱曲,书画名家叶恭绰、京剧名角梅兰芳、国画大师张善孖和张大千兄弟都曾访过此园。所以此园建成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宴会、诗会、曲会、酒会之地。尤其是曲会,现在还有,让此园更加风雅。今天我们来这里喝茶,也算雅集。

    我们先在月馆稍适休息,里面已备有茶水和瓜子。聊了一会天,大家片一起出来细赏此园。月馆两侧有耳房,耳房是进深和高度稍次中间正房的小房间,如两只耳朵。古代正房主人住,耳房下人住,或者正房待客,耳房堆放东西。想到拙政园的鸳鸯厅就有四个耳房,耳房也是古代戏曲演员换衣服的地方。出月馆往左,可见墙上三块碑,第一块为《鹤园重修记》,第二块被为一代国学大师书金松岑写的《鹤园记》,第三块碑为沈周的画作且有题画诗,题字瘦劲有力。顺着回廊,走到“携鹤草堂”,它又叫“栖鸭堂”,门前植桂树,寓意“蟾宫折桂”,左右两侧有砖额“岩扉”和“松臣”,是园林主人庞蘅裳所题,由孟浩然的诗句“忽至庞公栖隐处,岩扉松径长寂寥”而来。园中暗香撩人,有三株腊梅,一株初孕花苞,一株傲寒盛开,一株墙角开半数,开花时间不同品种不同,主人可见主人造园之精心。龚建国说,这三株都是素心腊梅,但是他们稍有差别,南面的墙角这珠花瓣是尖的,北面的两株花瓣是圆的,我们一比,果然,深服老龚博学。那株凌寒盛开的腊梅吸引住我们,美女们不禁轮流与之合影。月馆的对面是风亭,临水而建,亭中有一很大的镜子,一来拓景,二来“镜”即“静”,静享山水。镜子旁边的楹联不易辨认。大家先读是“石上随时添爽气,栏荷春日不清氛”,觉得不对仗,又反复揣摩,觉得“荷”应为“前”,这样“坐上”对“栏前”,又觉得“春”应为“无”,“无日不清氛”与“随时添爽气”正好相对,这样才理解对联所描写的意境。真是人多智慧高。回味这里建筑的名字,突然发现,东西相对的“风台”和“月馆”,不但巧为对景,还暗含“风月”之意。园林正中是不规则的池沼,池边叠石,四围种紫薇、海棠、桂花、丁香、腊梅、夹竹桃、含笑、松树、柏树,山水花木,相映成趣。闭上眼睛,独立庭院,耳际仿佛昆曲徐来。

    苏州的园林很多,今天有机会和一群朋友来此小园,享受清幽,品茗谈天,真是人生快事,感谢吕姐。

[本文为梁近飞先生原创,本站已得到梁近飞先生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