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宁二日游之一
2014/12/9 9:41:00 文/梁淮山

九月上旬正是海宁观潮时节,我和妻子周末来到了海宁。对于海宁的向往,源于王国维、徐志摩、金庸这三位大师的吸引。今天终于走进海宁,难掩心中的兴奋。
上午十点从苏州南站出发,一百分钟到达海宁,路上正好了看完了法国当代最著名的小说家玛格丽特﹒杜拉斯的《写作》。一本意识流读得挺休闲,可是我们很少有人去写。书里有一句话印象特别深刻,“我的手提箱里一直放着威士忌,以应付失眠和突如其来的失望。”突如其来的绝望,这是作家的悲哀,是诗人的悲哀,所有写作者的悲哀。
到了海宁汽车站,我们直接去盐官古镇。就在我们去卫生间的时间,错过一班车,按照站牌显示我们还要等55分钟,和我们一起候车的大叔跟我们攀谈了起来。他是一个人来看潮的,退休以后就四处旅行,一身潇洒,难怪那么多人期待退休。他的功课做得很足,跟我们分享了很多有用的信息。因为是周末,车站增加了班次,所以只等了二十分钟就上车了,到盐官需要一个小时。当我们达到盐官的时候已经一点半了,我们的肚子饿瘪了。赶紧找地方吃饭,看到一家百年老字号,就进去了,我让妻子点菜,她不爱吃肉,点了三个素菜,出来旅行我顿顿要吃肉的,所以吃完这顿斋饭,我就想晚上回到海宁要好好款待自己。饭店的老板说两点多潮就来了,他还告诉我们“潮有三看,先看碰头潮,接着看一线潮,最后看回头潮。”如果开车的话,可以把三个潮都看到。我对买车一直没兴趣,至今无车,这次好遗憾,光靠11路,只能看到一线潮了。我们吃好饭,赶紧买票进了观潮公园,钱塘江江面非常开阔,远处的对岸就是萧山。景区的人很多,每一个观景台都坐满了人。大家都在焦急的等待,下午两点太阳很烈,晒得地上发烫。两点半,潮终于来了,远远地看到一条白线,向我们移动过来,江边站满了人,大家都引颈张望。潮声如滚滚雷声,越来越近,大家开始激动起来,潮到面前时,很多人尖叫。面前的潮有一米多高,上下两层,汹涌向前。一线潮走到面前才发现它原来是“V”字形。钱塘潮真的很震撼,下次一定开车来看回头潮,那才是最壮观的。
看了钱塘潮,接着参观盐官古镇。本来打算先参观王国维故居的,顺着潮音街、潮韵街,结果走到了宰相府第风情街,只好先参观其他景点,依次参观了花居雅舍、江南民俗风情馆、国棋圣院、陈阁老宅等。先说说花居雅舍,它是一处保存完好的妓院,展现青楼女子的生活。黄晓明版的《鹿鼎记》就是在这里拍的,因为海宁是金庸的故乡,在这里拍更贴近原著的精神吧!相传这家妓院可追溯到宋朝,为名妓李师师所开,名“醉花楼”。李师师色艺双绝,才华横溢,深得宋徽宗和周邦彦的亲睐。但是这里的匾额、楹联俱俗不可耐,一楼叫“甘露厅”,二楼题为“秦楼云雨”,楼上妓女的房间取名“兰心阁”、“梅香斋”、“竹韵轩”等等,对联是“东都才子爱淑女,南国佳人配郎君”等等,实在难与名妓相联系。我推断这是一家极为普通的妓院,上等的妓院应是风雅的,名妓总是和名士、诗词、历史、音乐连在一起的。这里妓女自然不能和秦淮八艳相比,不过古代有较高文化修养的妓女很多,有的可以称为艺伎吧!有名妓,就有名士的身影。唐代的李商隐、杜牧、温庭筠,宋代的柳永、姜夔、欧阳修、苏轼、周邦彦都流连于妓院,明清的才子佳人故事,风流要数秦淮八艳,董小宛和冒辟疆、柳如是和钱谦益、李香君和侯方域、顾横波和龚鼎孳等。《盐官镇志》载,冒辟疆家道中落时,曾携董小宛避难盐官。这家妓院在历次浩劫中幸免遇难,实在不易。妓女的历史是一部血泪史,名妓严蕊云“不是爱风尘,是被前缘误”,多少女子,一误终生。
陈阁老宅,是海宁最神秘的地方。相传乾隆皇帝是从陈家所抱,乾隆留下江南四到盐官,就是为了寻找生身父亲。主人陈元龙,也就是传说中乾隆的父亲,官至宰相,有海宁相国之称,清朝称宰相为阁老,所以叫“陈阁老宅”。海宁陈家,名门望族,有“一门三阁老,六部五尚书”的美称。我很喜欢陈家的“爱日堂”,古朴宽敞。后花园还有一株310年的腊梅,冬天下雪的时候来,这里一定很美。
今天最遗憾的是,到达王国维故居的时候已经景区工作人员已经下班了。王国维,一代国学大师,清华四大导师之一,中文系毕业的都读过他的《人间词话》、《宋元戏曲考》,可惜这次未能拜谒他的故居。下次再来海宁,专为王国维故居。
晚上见到了我的同学夫妇,他们在海宁教书,他的妻子是厦门大学毕业的,他俩都是研究古代文学的,夫唱妇随,很让人羡慕。老同学相见,格外亲切,晚餐在丁哥墨鱼馆。一晚上我们畅谈文学与人生,以至于桌上的菜都没怎么动筷子。
回到宾馆,我老婆要看电影《夜宴》,我看过了,翻出叶灵凤散文来读,电影的音乐回荡在耳际,结果满脑子的《越人歌》,只好合上书,十二点半才睡。
[本文为梁近飞先生原创,本站已得到梁近飞先生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