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宁二日游之二
2014/12/9 9:43:00 文/梁淮山

早上八点我同学打电话过来,我们居然还没醒,赶紧洗漱,匆忙用了早餐,我同学已经在大厅等我们好久了,惭愧不已。我们是中午的返程票,只有一个上午的时间,所以只游览西山公园的景点。我们住在海昌路和西山路交界处,走到西山公园也就几分钟。
首先参观徐志摩故居,他的故居在喧闹的大街上,西洋风格建筑,分上下两层,一楼是图片资料,介绍徐志摩的生平和文学成就,二楼是起居室、书房、卧室等,有他和陆小曼的婚房,家具都是粉色的,极其浪漫,墙上有“眉轩”二字,徐志摩的笔迹,“眉”是陆小曼的小名,他们的书信集就叫《爱眉小札》。我很喜欢二楼客厅的楹联“高山流水凌云志,明月清风无限情”。屋后有一口井,名为“爱之清泉”,是徐志摩和陆小曼新婚幸福生活的见证,徐志摩在给刘海粟的信中这样写道:“饭米稍粗,然后圃有蔬,汲井得水,听雨看山,便过一日,尘市喧嚣,无由相道。”巧合的是,徐志摩竟然是金庸的表哥。1992年,金庸来到徐志摩故居,想起儿时在舅舅家的点点滴滴,感慨万分,他依稀还记得徐志摩和陆小曼结婚的情形,还特别记得梁启超证婚的趣事,梁启超说徐志摩“用情不专”,说得二人抬不起头。金庸离开的时候,他亲笔题写了“诗人徐志摩故居”。金庸对于表哥徐志摩是很敬佩的,他的《书剑恩仇录》里陈家洛身上有徐志摩的书生气质和风度。在徐志摩故居还淘了两本书,分别是《林徽因传》、《在现代与传统中挣扎的女人—张幼仪》。
接着我们就上了西山,寻访徐志摩的墓。西山身在闹市,但是很幽静,诗人都是不喜欢喧闹的。在山脚下,先参观了张宗祥艺术馆和徐邦达艺术馆。顺着蜿蜒曲折的山间小路,来到徐志摩墓前。这位35岁去世的诗人,太多的故事和争议。“诗人徐志摩之墓”由海宁书法家张宗祥书写,墓的两边各有诗碑,是打开的诗集,左边是《再别康桥》里的名句“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轻轻地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右边是《偶然》里的名句“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你不必讶异,更无须欢喜,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这两首诗是徐志摩最闻名的诗句,用在这里最贴切,仿佛写的就是他短暂又耀眼的一生。诗人都是多情的,徐志摩算是最多情的,张幼仪、林徽因、陆小曼之外,他也爱慕过凌淑华、冰心等才女。凌淑华也算徐志摩的红颜知己吧!徐志摩去世,他的父亲徐申如邀请凌淑华撰写碑文,凌淑华写下“冷月藏诗魂”。一句诗好比一声叹息,他们的爱情擦肩而过,红颜知己或许是最好的结局吧!
想起以前看过的一篇的调查,说如果在蒋介石、毛泽东、鲁迅、徐志摩这四个用情不专的男人之间选择一个男人,那女人会选谁?最后很多女人选择徐志摩,因为徐志摩是懂爱的男人。徐志摩感情上用情不专,政治上没有党派意识,历来恶评颇多。就他的诗来说,没有不喜欢的理由。
回来后写了一首《站在徐志摩的墓前》,以表悼念之情。
海宁虽小,但却是很有文化底蕴的地方,有空还要再去。
感谢老同学夫妇的款待和相伴,让这次海宁之行精彩难忘。还有感谢他们排队买来的啤酒烤鸭,真的很好吃,难怪那么多人排队!还有老同学不要忘了母校和苏州的哥们,常回苏州看看。
[本文为梁近飞先生原创,本站已得到梁近飞先生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