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辉旅行社电话
0512-65160766

首页  >  旅游资讯  >  旅游文章

南浔的早晨

2014/12/12 9:11:00 文/梁淮山
南浔的早晨
    五年之前,南浔曾是我经常光顾的地方,那时每个月都会带团到南浔。在苏州定居后,从未去过,但是我从来没有忘却这个中西合璧的江南大宅门。

    这次来南浔,只为了在这个古镇住一晚,感受一下这里的早晨,阴雨天气,五点天就黑了,在南浔印象用了晚餐,住在小莲庄宾馆。白天人潮的喧嚣远去,整个古镇似乎早已疲倦,在雨中早早地入睡了。

    第二天,因为前一天睡得早,我六点就起来了,正好出去走走。在人潮袭来之前,刚睡醒的南浔应该很美吧!我选择了从繁华区走到古镇深处的线路,算是从现代步入古代吧!出了宾馆是宽阔的马路,来往车辆不是很多,路边的小吃店已经在忙活,很多人在吃早点,刚出笼的包子热气腾腾,白白的,有尝一个的欲望。转到嘉业路,安静了许多,店铺都还在等待着主人,几乎没有行人,离古镇原来越来越近,我的心儿有些微的激动。再拐过去就是原来的景区入口了,曾经多少次我带团从这里进入,向各地游客介绍南浔古镇的古往今生,展示它的魅力。站在石拱桥上,桥边的文园格外地文静,像个儒雅的书生,文昌阁中的魁星也许还在梦中吧!整个南浔,最安静的地方就是文园,河沿垂柳贴水,水中曲桥纵横,这里有画家吴寿谷艺术馆和文学家徐迟纪念馆,还有一条南浔文化名人长廊,诉说着南浔的人杰地灵,吵闹的只有水中的一池红鲤鱼。

    往前走是江南水乡一条街,牌坊下有行字“中国第一老年城”,我很好奇,就走上前去向扫地的老伯伯请教,他说,老年城是老年人休闲养老的地方,实际上就是疗养院,而且这里建了全国一个敬老院。这时我才明白过来,原来老年城是一个点,而不是说的整个南浔镇。水乡一条街,门面紧闭,白天这里是最热闹的集市。回头往古镇里走,沿着鹧鸪溪,看到很多老人在早锻炼,藏书楼和小莲庄的门口特别多。藏书楼的主人刘承干继承一大笔遗产之后,独爱藏书,时人戏称“傻公子”。如果我有钱的话,我也愿意做这样的傻公子,散尽家财,只为藏书,还有比“坐拥书城”更幸福的么?这座藏书楼,让我对南浔多了几分景仰。小莲庄是南浔所有名字中最美的,所有的风景都在这名字之中,如一首绝妙的小令,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虽然只是模仿赵孟頫的莲庄,但是有自己的风味。张家隔刘家大约150米,张石铭旧宅是南浔最宏伟气派的,但是主人颇为低调,正面的传统的厅堂和江南三雕,深处却有法国进口的地砖、吊灯、壁炉,甚至一百多年前就有了不沾水的纳米玻璃和见外不见内的玻璃,还有西洋的舞厅,粉墙黛瓦中响着各种舞曲,红酒交错,舞步曼妙。南浔富户林立,富可敌国,却毫不张扬。家产有一百万两白银以上的成为“象”,南浔四象,刘家2000万两、张家1200万两,还有顾家、庞家,民间说“刘家的银子,张家的才子,庞家的面子,顾家的房子”,他们富甲一方,却做了诸多善事。刘家,多次赈灾,皇帝下圣旨钦赐“乐善好施”牌坊,收藏图书,获赐“钦若嘉业”的九龙金匾;张家支持革命,尤其是国民党元老张静江给予孙中山极大的支持;顾家是全国央行总代理,上海的十六铺码头和百乐门都是顾家的,顾家捐资办学,顾菽苹奖学金就是顾家的骄傲;庞家兴办义学,让读不起书的贫寒子弟可以读书,庞元澄也资助孙中山革命。由此看来,南浔丝商皆是有德之商,比起今天的那些无德的暴发户,南浔的商人真是让他们汗颜了。

    太阳慢慢露出了脸,鹧鸪溪边的垂柳在晨风中摇曳,闪着淡淡的金光。鹧鸪溪的尽头是浔溪,那里有双桥,桥边有一面馆,三三两两地在吃着面,我加快了步伐,我也该回到小莲庄用早餐了。

 [本文为梁近飞先生原创,本站已得到梁近飞先生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