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辉旅行社电话
0512-65160766

首页  >  旅游资讯  >  旅游文章

淮安有个美丽的小镇叫马甸

2014/12/13 9:46:00 文/梁淮山
淮安有个美丽的小镇叫马甸
越近年关岁末,越思念一个地方,我可爱的家乡,一个叫马甸的小镇。

我的家乡在淮安的马甸镇,淮安文化灿烂,作为淮安人,我无限自豪。近几年全国地名更名成风,我的家乡也不例外。原来的淮阴市改名淮安市,原来的淮安市现在叫楚州区,改来改去,就因为淮安出了个周恩来。领导们随意行政,乱改地名,破坏着文化,这是中国普遍的悲哀。不过至少还没到将徽州改为黄山那样让人愤怒、苏州将西山改名金庭那样让人哭笑不得,家乡的领导乱改一气,我们平民百姓只能无奈,人家是领导。幸运的是我出生的小镇还叫马甸,从我出生到现在都是这个名字,不然我们也会像著名学者余秋雨那样因找不到家乡而尴尬。找不到故乡,那将是何等悲哀!

    中国有几十个马甸,我很早就在北京地图上发现海淀区有个地方叫马甸,后来又听人说江苏泰兴有个马甸镇,又发现河北、湖北、安徽、江西等地方也有马甸。这说明马甸这个名字传统而又平凡。似乎多数马甸与贩马和姓马有关系,家乡的马甸却和马没有任何关系。小时候听老人讲,解放前它叫马义甸,是个非常热闹繁华的南方集镇。传说,一次赶集最热闹的时候,忽然出现了一只巨大的蚂蚁,赶集的人吓得四散而逃,消息越传越广,人们不敢来此赶集,集镇从此衰落,人们称它为“蚂蚁甸”。后人简写成“马义甸”,后来简化成“马甸”了,沿用至今。家乡保存了很多古地名,如二堡(古音读铺)、十五里桥、石头桥、马义甸、三官甸,可惜这些地名正逐渐被历史无声地湮没。

    马甸作为“运河之都”楚州的运河之畔的重要集镇,古代的繁华自不必说。今天的马甸,虽不算富裕,但是也绝不落后。自古马甸交通非常便利,紧邻举世闻名的京杭大运河,连接北京和上海的京沪高速穿境而过。马甸河道纵横,灌溉发达,是名副其实的“鱼米之乡”。
这里的女子聪慧灵秀。唐代著名才女刘采春就是出生在这里,她是唐代著名歌手,她那江南风情的歌声,温软甜细,风靡一时,有学者称之为“唐代邓丽君”;唐朝最爱看参军戏,她参军戏演的特别好,可称名角;她的诗也作得好,与薛涛、鱼玄机、李冶并称唐代四大女诗人,可见刘采春是难得的全才。诗人元稹曾有《赠刘采春》,对她评价极高,说她“言辞雅措风流足,举止低回秀媚多。更有恼人肠断处,选词能唱望夫歌。”或许马甸是运河之畔的小镇,乾隆游淮安,曾不止一次在马甸驻跸,我出生的村就叫乾益村,就是乾隆某次旅途中停留之地,且有题字。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最终长眠在马甸镇二堡村,毗邻静静的运河。马甸出过不少淮剧人才,最让马甸人骄傲的是“扮相俊美、音质圆润”的全国著名淮剧表演艺术家王志豪,他发扬了淮剧,他的名字几乎成为淮剧的代名词,他深受广大淮剧爱好者喜爱,特别是一曲《新旅战歌》,创全国淮剧演唱片发行量之最。抗日时期,马甸人英勇顽强,涌现了一批抗日英雄。解放后从马甸走出了一大批军长、师长、团长,是名副其实的“军官之乡”,前山东省军区司令员谈文虎就是马甸人。这里是军队人才的摇篮。这里的小伙子个个是热血男儿汉,每年冬季,这里参军非常踊跃,他们渴望到部队去锻炼,去建功立业。这里大半家庭有人参过军,我的父亲和兄长都曾参军,他们坚毅的品格深深影响了我。

    我出生的地方叫马甸,我更愿意叫它“马义甸”,可以听见历史的回响,想到昔日的繁华。它又让我想到伊甸园,那是我童年的伊甸园,给我无限快乐和美好回忆的伊甸园,我将它写作“玛伊甸”,像一首西方的赞美诗,永远的欢乐世界。

    马甸,生我养我的地方,我无论走到哪里,都是我魂牵梦萦的地方,都是我童年的伊甸园,那里有哺育我的土地和亲人。

    马甸,在你的眼中,我从未长大,也从未走远。

 [本文为梁近飞先生原创,本站已得到梁近飞先生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