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辉旅行社电话
0512-65160766

首页  >  旅游资讯  >  旅游文章

走进朱家角

2014/12/16 9:12:00 文/梁淮山
走进朱家角
    多年以前就听说过上海有个水乡古镇,名叫朱家角,一直无缘。心里似乎有种偏见,总觉得现代化的上海是缺乏历史的城市,上海的古镇肯定不值一看。今天终于走进了朱家角,发现我错了。

    朱家角与松江镇、嘉定镇、南翔镇并称上海四大古镇,它是一个生活着的水乡古镇。步入古镇,发现家家开店,但是不觉商业气息,感受到的是“长街三里,店铺千家”的旧日风貌。古镇民宅全部贴水而建,大部分为明清建筑。全镇共有九条长街,规模比周庄、乌镇、同里等等要大的多。这里生活节奏缓慢,所以朱家角是快节奏的上海人最喜爱的休闲景点之一。在这里,可以慢慢走,慢慢看,可以乘一艘摇橹船,欣赏古镇风景,也可以临河喝茶、谈天,总之,这里很休闲。

    朱家角有个课植园,很值得一去。它是一处庄园式园林,非常静僻。园主名叫马文卿,所以当地人也称它“马家花园”,主人花了十五年时间才建好此园。课植园,意为“读书之余,不忘耕植”,所以园中既有藏书楼,也有田园风光。课植园占地九十六亩,由厅堂、假山、园林三部分构成,各类建筑两百多间。解放后,这里曾辟为朱家角中学,所以建筑得以保存。今天犹可见1912年建园时,园主人家里铺的德国地砖,图案精美,踩在上面,不敢相信,脚下居然是一百多年前的外国货。景区最难忘的是里面的那座戏台。其实马文卿是江西人,根本听不懂这里盛行的昆曲,但是他作为外地人生活在朱家角,远离家乡,老来倍感孤独,所以开放戏台,欢迎街坊邻居们看戏,这样家里可以热闹一点。人都是怕寂寞的,老来尤甚,更何况身在异乡。小小一个戏台给了他数不尽的安慰和欢笑。现在除了当地人常来聚集在园里唱戏,每周六上海昆剧院的当红小生张军也会来这里唱戏,这个园林该不会寂寞了吧!

    朱家角还有两个建筑颇值一看,一个是人文美术馆,一个是行政中心。

    人文美术馆是上海山水秀的建筑作品,线条简洁,色彩优雅,别具一格。它位于朱家角古镇的入口,门前有一株四百七十年历史的古银杏。2008年,朱家角邀请了一百二十多位著名的油画和雕塑艺术家,历史两年,完成了数百件作品。现在展馆中藏有一百三十多件作品。一楼的主题是水乡的风俗人情,二楼的主题是人物。馆名由吴冠中题写。很多建筑爱好者专程来看这个建筑,我看了也非常喜欢,二楼的角上有个休息区,一面墙全是玻璃,可以看到外面的风景,坐在这里,可以喝茶,翻阅画册,是休闲的好地方。这个美术馆给朱家角注入了新潮的艺术内涵。

    另一处建筑是朱家角行政中心,它是美国马达思班建筑事务所的作品。行政中心完全是反传统的,看上去像水乡的一排老房子,紧凑有序,多用木结构和玻璃,所以采光好,看上去也古朴亲切。如果不知情的话,怎么也看不出来这是镇行政中心。

    朱家角还不错,没有想象的那么差,值得一游!

[本文为梁近飞先生创作,本站已得到梁近飞先生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