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陶文瑜《徽州十记》
2014/12/17 9:32:00 文/梁淮山
龚自珍的《己亥杂诗》中有“三生花草梦苏州”,文人眼中,江南的苏州是梦一般的天堂,这是我有幸居住的地方。徽州是我心目中的是另一处人间天堂,“水墨徽州”是我的一个梦。汤显祖先生一生无缘徽州,他曾痛心地写下“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我比汤显祖幸运多了,去过徽州八九次,徽州的山水,徽州的文化,始终令我着迷,无限向往。
关于徽州的文字,我从不放过。今天读苏州作家陶文瑜的《徽州十记》,如饮醇浆。他将徽州写得如此全面、如此立体,如此丰满、如此绰约动人,让我更加佩服苏州作家的才华,也对他深度的徽州之旅羡慕不已。他的文章佳句迭出,引经据典,穿插一个个故事,巧妙地连缀一个个景点。让我们好似在看一部关于徽州的连续剧,又仿佛跟着他的脚步,走在徽州,从黟县到绩溪,从休宁到歙县,从祁门到婺源,不知不觉走遍了徽州的一府六县。一段段文字,很像一部纪录片的画外音,我们随他手指的方向,看着那些似曾相识的民宅、祠堂、牌坊、戏台。几分亲切,几分感动。作者像总导演,历史人物一个个朝我们走来,讲述着自己的故事,徽商、徽剧、徽墨、歙砚、黄山、齐云山、休宁状元、新安画派、新安医学、徽州朴学等等在里面各自饰演重要的角色。在徽州不仅可以看到传统文化,还能欣赏到秀美山水。
徽州最美的是黄山,徐霞客说“薄海内外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所以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说法。作者别具匠心,从纸上黄山写到画家渐江和尚,写到黄宾虹,写到新安画派。从黄山上松树写到黄山松做成的徽墨,写到歙砚,各种典故、历史故事信手拈来。令人入迷。起承转合,巧妙自然,如行云流水,读者欲罢不能。我是一口气读完的,真是爱不释手。
作者的文字,充满诗意和哲理,比如,他说“在徽州,尊贵是尊贵者的阳关道,而卑贱是卑贱者的独木桥”,仿北岛的诗句,将等级制度和门当户对的不平等写得入木三分。又比如他这样写道“不远处的村子口,太阳底下的目光,是依依的惜别还是款款的守候?”寥寥几句,说不尽的言外之意。徽商是走出去的,“徽商不蹲家,经营走四方”,于是就有了离别和守望,就有了徽州女人的故事。文字极具魅力,很值得一读。
岁月是一本常翻常新的相册,任何时候打开,徽州都是一个瑰丽的传奇。《徽州十记》是我读过的关于徽州最美的文字,也是一本绝佳的徽州文化旅游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