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辉旅行社电话
0512-65160766

首页  >  旅游资讯  >  行业新闻

锦溪宣卷入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

2014/12/17 9:48:00 苏州旅游局
锦溪宣卷入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务院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和扩展项目名录中,昆山锦溪宣卷捆绑申报进入的宝卷(吴地宝卷)进入扩展项目名录,这标志着昆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又取得新的成果。这是自2006年昆曲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后又一突破,至此昆山国家级非遗代表性名录项目增至2项。

  宣卷,顾名思义就是宣讲宝卷,起源于唐宋,形成于元明,起初就是佛教的讲经说法,后来才渐渐演变成为一种民间的说唱形式,以江浙沪一带最为盛行。讲时用“白”,即散文;唱时用“偈”,即韵文,用当地的方言土语说表演唱,大多是在庙会、婚礼、祝寿等喜庆场面亮相。

  锦溪宣卷有500多年历史,是江南民间曲艺的重要支流,也是吴方言地区民间宣卷的一个分支。以锦溪为传播圆心,流传昆山南部其他乡镇(周庄、千灯、张浦等),也辐射至苏州南部、上海青浦及浙江的嘉兴、嘉善一带,在江浙沪吴方言区具有相当的影响力。

    锦溪宣卷由主唱、伴唱、丝弦伴奏组成,其中主唱者是宣卷班子中的灵魂,担负起演绎故事、说表情节、演唱曲调的重任。伴唱的帮腔悠长、抒情,  有时运用小嗓或翻高,起到补充和对比作用。伴奏时和时停、错落有致,使宣卷演唱动静结合,张驰有序。锦溪宣卷,常用锦溪方言进行说唱,人数一般三到八人不等,一人主宣,一人或两人应和,余人以乐器伴奏,表演灵活。

  锦溪宣卷曲调优美、动听,浓缩了佛教音乐、苏浙民歌、苏南滩簧音调的精华,对研究苏州评话、弹词、本土传统音乐等都具有参考价值,对弘扬民俗优秀文化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锦溪宣卷以其浓郁的乡土气息和鲜明的地方特色,为当地百姓喜闻乐见。近来不断加大保护、传承力度。2006年被列入苏州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9年又被列入江苏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扩展项目,2010年锦溪镇又成功申报苏州市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宣卷之乡)。

  此次进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吴地宝卷由锦溪宣卷、同里宣卷、河阳宝卷、胜浦宣卷捆绑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