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与自由之间
2014/12/26 9:30:00 文/梁淮山
昨天下午去苏州博物馆,欣赏了沈周的画展。
沈周,字启南,号石田、白石翁、玉田生,斋名“有竹居”。卒年八十有三。一生不事科举,崇尚自由,远离政治,专攻诗文书画,尤善画,出入宋元各家,自成一派,开明代中期文人画先河,创吴门画派。对文征明、唐寅等名家产生巨大影响。
这次展览大约有五十多幅作品,藏品来自日本、瑞士、台湾、北京、南京、辽宁、浙江、上海等地的十四家博物馆。沈周的作品大部分是山水画,题材包括访胜记游、文会雅集、书斋别墅、寻访送别、游冶山川等,也有师古的山水。沈周一生主要生活在苏州,所以大部分作品都与苏州有关。所以沈周的作品第一次集中展览选在沈周家乡的苏州博物馆,意义非凡。
欣赏作品之前,我在家先上网阅读了沈周的一些资料,到了博物馆,在影视厅又看了两集专门解读沈周作品的《国宝档案》。这样再欣赏作品就不觉盲目了,每一幅画,我都看得很仔细,反复观赏,揣度画中的奥妙与流彩。在明四家中,独沈周的画中,诗书画印皆长。漂亮的书法,古雅的诗句,与清新的山水交相辉映。所以沈周的画展是一次艺术精萃的豪宴。
让我无比佩服的是沈周没去过庐山,居然创作了经典之作《庐山高图》。这幅画是沈周送给恩师陈宽七十大寿的贺礼。陈宽,字孟贤,号醒庵,江西临江人,为颂扬老师高尚的人品和过人的才华,如先生家乡之巍巍庐山,沈周特意画了这幅画送给老师。完全凭借自己的想象力,融合北方画之遒劲、南方画之秀美,自然巧妙,所以为皇家收藏。
沈周作品中,我最喜欢的是《魏园雅集图》。是几位朋友一次在吴中的魏昌家雅集时,沈周留下了一幅作品,画上有在场朋友们的题跋,除沈周外,还有魏昌、陈述、周鼎、刘珏等。远处有高山,近处有流水,水边有小桥,桥旁有一茅亭,四人席地畅谈,边上有一童子抱琴侍立,再往近处看,林中有一高士拄杖而来。画面沉静悠远,令人神往。在如此清新恬静的山水之间,三五好友,雅集欢谈,何等逍遥!
还有《西山雨观图》、《千人石图》等画的是我们平时常去的地方,格外亲切,所以也特别喜欢。作品很多,不一一详谈,妙处都在画里,亲临观摩,才能知晓。
因为崇拜沈周一生纵情山水与自由,所以心里带着深深敬意来欣赏。虽然我不懂绘画,但做了写准备,这次观赏沈周画展收获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