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三孔
2015/1/14 9:00:00 文/顾跃峰
“曲阜三孔”中我尤为偏爱孔庙。孔府很是一般,一人得道,仙及鸡犬,凭什么孔子的后代可以世代做“衍圣公”,大概孔老先生生前也没有想到大家伙可以被抬高到这样至高无上的位置吧。孔林很是寂静,沿途可以看到很多孔姓成员的墓碑,方圆2平方公里的面积种植了10万多株树,埋了10万孔家成员。同行的客人说可恶,占了这么一大片土地为私家陵园实为不该。
去鲁国旧都曲阜之前,我对孔子的认识少之又少,只是在层面上知道他是我国著名的大教育家,一生教人无数,也提出了很多知名的思想论断,因此被封建社会的皇帝们拿来作为一块“敲门砖”,表明政府对知识分子的重视,以此稳固自己的江山政权。
现在的孔庙经数代修建,终于成为我国的三大古建筑群之一,其中园内主殿“大成殿”和北京故宫的太和殿齐名,规模以及价值确实不可小觑。孔庙门前的第一座石坊命名为“金声玉振”,是孟子用奏乐的整个过程来形容孔子的思想集古圣先贤之大成。进入园内,肃穆、清幽的氛围让所有的游客屏声息气,睁大双眼注视着这经历了数千年的木构建筑群,不敢有一丝闪失,生怕错过了任何一片景色。孔庙中最让我兴奋的是园内多植松柏,生态环境保护的非常不错,有很多叫不上名来的大鸟在湿滑的砖地上寻找食物,看上去很是自然平和。
到了曲阜,你才会真正明白孔子的影响力,他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只有皇帝可以与之平分秋色,孟子说:“孔子之谓集大成”,赞颂孔子他达到了集古圣先贤之大成的至高境界。在孔府的最后我看到了教科书中描写的“大成殿”实景,眼前为之一振,殿前矗立着十根巨大的龙柱,殿内的孔子塑像按照天子的礼制建造,房前屋后的木建筑上描绘了大量的龙的图案,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孔庙千百年来屡毁屡建,最重要的是有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在背后支撑着,是整个中华民族对知识对文化的精神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