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圣寺·三塔
云南大理崇圣寺原在崇圣寺三塔之西,靠苍山一面,其山门距三塔主塔约120米,为南诏国后期,第10代王劝丰右时(公元824—859年)所建。崇圣寺三塔是大理的象征,是云南古代历史文化的象征,也是中国南方最古老最雄伟的建筑入之一。1961年国务院第一批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经千年沧桑和风雨剥蚀,崇圣寺毁于清咸丰年间,西三塔却巍然屹立。建国后政府对三塔保护十分重视,1978年,对其进行大规模维修。这次维修中在千寻塔基座中发现了佛教文物600余件,其中有大量的佛像和写本佛经,其中有一尊金质观音像,重1135克,高24厘米,极为珍贵。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南诏国和大理国时期文物中最为丰富的一批,价值极高,为中外所瞩目。这些发现,揭开了古代大理这个“佛国”的一道神秘面纱。
崇圣寺三塔主塔高69.13米,16层,为方形密檐式空心砖塔,是中国现存座塔最高者之一。三塔中的小塔在主塔之西,与主塔等距70米;南北对峙,相距97米,均为五代时期大理国所建造。两塔形制一样,都为10层,高42.4米,为八角形密檐式空心砖塔。关于三塔的建筑风格,一般都说类似西安小雁塔,是典型的唐塔风格,表现了唐宋时期云南与内地的密切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