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辉旅行社电话
0512-65160766

首页  >  镇江旅游  >  茅山

茅山

     茅山系江苏名山之一,耸立在镇江市的句容市境内,高370米,宽数里至十余里,面积32平方公里,是南京东南的一个天然屏障。茅山古名句曲山,亦名冈山,地肺山。相传西汉景帝时,有茅盈、茅固、茅衷兄弟三人,自陕西渭城(今咸阳)来此山隐居修道成仙,号称“三茅真君”,故后人改句曲山名为三茅山。《三茅歌》曰:“茅山连金陵,江湖据下流。”所以又称茅山。

     主峰大茅峰,似绿色苍龙之首,也是茅山的最高峰,海拔372.5米,虽不算高,但常言道:山不在高,有仙则灵!茅山风景秀丽,景色怡人,素有九峰、十八泉、二十六洞、二十八池之胜景,众多星罗棋布的厅岩怪石,使茅山形成了一种奇特而又美妙的大自然风格。

     茅山是著名的道教圣地。茅山道教源远流长,相传早在距今5000多年前,就有高辛氏时代人展上公修炼于句曲山伏龙地(今茅山镇玉晨村);先秦时,有燕国人郭四朝修炼于玉晨观;秦时,李明真人修炼于古炼丹院(今乾元观);东晋时期,句容人葛洪在茅山抱朴峰修炼,并著书立说;东晋兴宁二年(364年),杨羲、许谧、许制作了《上清大洞真经》,在茅山创立了别具江南特色的教派——茅山上清派;南朝齐梁著名道士陶弘景隐居茅山40余年,为茅山上清派的主要传承者。

     茅山道教在中国道教史上享有很高的声望和地位,曾赢得了“第一福地,第八洞天”,享有“秦汉神仙府,梁唐宰相家”之美誉。唐宋年代茅山道教达到了鼎盛时期,前山后岭,峰巅峪间,宫、观、殿、宇等各种大小道教建筑多达三百余座、五千余间,道士数千人,有“三宫、五观、七十二茅庵”之说。太平天国战争、抗日战争以及文化大革命对茅山道院的毁坏较为严重。茅山道院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开始修复,1982年被国务院批准为首批对外开放的重点宫观。俗话说:“要好运,到福地洞天——茅山”,九霄万福宫(顶宫)作为茅山道文化的重要场所,一直以来的都是游人朝山敬香必到处。

     抗日战争时期,陈毅、栗裕、张鼎丞率领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第一、二支队和先遣支队进入茅山地区,广泛发动群众,开展抗日游击战,创建敌后抗日根据地,茅山成为全国六大山地抗日根据地之一。

     茅山风景区于1986年被省政府列为省级森林公园批准为省甲级风景名胜区。饱经苍桑的茅山,更是充满神奇的茅山。亭殿楼阁尽是画,山水风物皆有情。秀丽迷人的自然风景,有据可证的人文景观,俯拾皆是的轶闻趣事,神奇特怪的自然造化,扑朔迷离的道家符录,是旅游休闲、寻古探幽,缅怀革命先烈的首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