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苍山
点苍山,又名苍山,屏列于大理市西部。《蛮书》卷三,点苍山条载:“山顶高数千丈,石棱青苍。”故以山石青苍得山名。点苍山名,始自唐代,《读史方舆纪要》载:“点苍山……介龙首、龙尾两关之间,前襟榆(即洱海),碧浪万顷,背环漾水二连络如带……有十九峰,环列向内,如弛弓然。”点苍山属横断山脉,随喜马拉雅山运动形成。南北长45公里,东西宽20公里。自北逶迤而南,共十九峰。每两峰之间,夹一溪流,构成一十八溪,溪水长流,经大理坝流入洱海。这十九峰十八溪构成了苍山独特而多姿的景观。
点苍山的雄浑峻拔,与洱海的妩媚秀丽,形成强烈的对比。蓝天碧海、青山白云,映衬着古塔遗碑,显示出大理特有的主体景观。夏秋之交的“玉带云”,冬春的“望夫云”是特有的云景。入冬苍山负雪,明镜般的洱海映照着银装素裹的苍山,构成了“玉洱银花”的自然景象。在群山峡谷之间,还有高山自然花卉园圃的花甸坝。点苍山植物资源丰富,垂直分布明显,花卉繁多,尤以山茶、木本杜鹃最著名,又以盛产大理石而驰名中外。
《大理行记》中写道:“若夫点苍之山,条岗南北,百有余里,峰蛮岩岫,萦云载雪,四时不消,上则高河窦海,泉源喷涌,水镜清澈,纤芥不容。佳木奇卉,垂光倒景。吹风嘘云,’神龙所宅,岁旱祈祷,灵贶昭著。派为一十八溪,悬流飞瀑,泻于群峰之间。雷霆砰轰,烟霞掩霭,功利布散,皆可灌溉。”我国明代诗人杨升庵曾生动地描绘道:“山则苍茏碧翠、海则半月拖蓝”,发出了“一望点苍,不觉神爽”的赞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