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辉旅行社电话
0512-65160766

首页  >  昆明旅游  >  东西寺塔

东西寺塔

     “城南双塔高嵯峨,城北千山如涌波。”这是明初史谨描写昆明景色的诗句。与大理三塔齐名的昆明东寺塔和西寺塔,位于昆明东寺街和苏林街,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二塔一西一东,遥遥相对,在现代建筑的映衬下,更显得古朴苍劲。

     东寺塔和西寺塔是云南创建最早的古塔之一,对建造塔的人,文献记载,均为“南诏弄栋节度使王嵯巅建,大匠尉迟恭韬造。”但对塔的建造年代就有几种不同的记载。现在普遍认为阮元声《南诏野史》记载的:“唐宣宗大中八年甲戌(854年)建东寺塔,高百五十尺,西寺塔高八十尺,大匠尉迟恭韬造。自大和三年(829年)至大中十三年(859年)功完”年代为正确的年代。

     东寺塔原建在常东寺内,称常乐寺塔,俗称常乐寺为东寺,故名东寺塔,塔高40.57米,基座为正四边形,边长12米。塔身为方行密檐式空心砖塔,共13级。塔底层南面辟一门,从第二层起檐上四面均开有券洞,每洞置一小佛龛,内有石雕佛像一尊。塔顶四角各有一只铜制贴金金翅鸟,每只高约2米,俗呼金翅鸟为金鸡,故又称金鸡塔。相传这4只金鸡,在冬春风多季节,还会“喔喔”啼叫,远近都能听到。1979年8月,塔顶被暴风吹落,在修复塔顶时,才发现鸡叫的“秘密”。原来金鸡是铜皮做的,口角噙有一枚两头有孔的铜管,管内有金属簧片,鸡头、脖子、腹部全是空的。每当劲风吹来,鸡嘴内的铜管经腹腔内的空气回旋振荡,便发出犹如鸣啼的声响。后来天长日久,铜管填满灰沙,簧片逐渐锈蚀,金鸡便再也不会叫了。佛经《探玄记》说金翅鸟能降龙。云南多山,山洪暴发,多成水患,故云南古塔塔顶均置金翅鸟用以镇水患。

     清道光十三年(1833年)昆明地震,东寺塔完全倾圮。咸丰六年(1856年),常乐寺亦毁于兵火。光绪九年至十三年(1883年~1887年)重建东寺塔,“因视旧基低下,虑土薄弗坚,乃移于迤东数百步内”,按照西寺塔式样重建,塔的造型仍保留唐代建筑风貌,其形制和结构均与大理崇圣寺千寻塔、宏圣寺塔相同。1983年,东寺塔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后在塔周围建公园。

     西寺塔原建在慧光寺内,俗称慧光寺为西寺,故名西寺塔。塔为四方形密檐式十三级空心砖塔。高35.54米,塔基三层,高2.38米,最下层边宽12.5米。南辟券门一道通塔内。塔内有回形木梯可登塔顶。第二层以上各层设佛龛或券洞,佛龛中有红砂石雕菩萨坐像。塔顶四角各置铜质金鸡1只。

     明弘治十二年(1499年),昆明地震,西寺塔倾倒过半,十六年(1503年)仿东寺塔式样重修。清康熙六年至十二年(1667年~1673年)又加修葺。道光十三年(1833年)地震,塔刹毁,塔身倾斜。咸丰六年(1856年)慧光寺毁于兵火。1983年11月至1984年9月,对西寺塔进行维修。1985年,在西寺塔周围建文化娱乐园。1983年西寺塔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