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程安排
D1
苏州-桐庐
早指定时间地点集合游览【通天飞瀑】(参加必消赠送),原名“葛仙洞”,是东晋著名道教理论家、医学家、炼丹术家葛洪在此炼丹而得名。景区由山、洞、水、林、石组成,自然生态丰姿华丽,而且有仙水、仙草、仙风、仙气的神秘。溶洞发育已有三亿年之久,属喀斯特地下河溶洞。全洞面积2万多平方米,是由一池二潭三河六瀑五廊六厅组成的竖洞,游程总长3500米,首期开发1500米平地入洞,顶底之差128米。以“奇、险、瀑”自然景观、天然空调为自然特色。其中“通天飞瀑”落差120余米,是华东地区唯一的“洞中飞瀑”,继续游览素有“山抱水围别有天,此处安心是源乡”之称所在地——一【网红龙鳞坝台阶瀑布】(赠送游览)座古色古香的廊桥,一头连着新一村,一头接着新绿村。全长118.46米的“龙鳞坝”,就在廊桥的下游。“龙鳞坝”共有13层,上游来水极小或无水时,堰坝上游形成平静水面;小水时,水流跌入弧形堰面,形成水花;洪水来临时,因堰面高程的不同,倾泻而下的水流形成弧形瀑布。堰顶还设置了汀步,行人可跨步而过,别有情趣,适时入住酒店!
用餐:早餐:不含, 午餐:不含, 晚餐:不含
住宿:富阳五星设施酒店
D2
桐庐-富阳-苏州
早餐后游览国家AAAA级风景旅游景区—【富春桃源·九霄碧云洞】(门票已含,游览时间约2.5小时);【乘华东首创•富春云梯】(必消自理40元/人)。融动于静,悄隐于富春桃源景区。从远处观望,似从地面通到山顶,直达青云。九霄碧云洞以“山之清、水之秀、林之茂、洞之奇、村之静”使您在自然山水中充分享受桃花源式的休闲生活湖面面积约3万平方公里,湖水清澈,碧波万顷,湖面曲折有致,山环水抱,峡幽滩缓,峰峦叠翠,湖光山色相映成趣,村落田园,动静结合,已辟为水上游览区,有特色竹筏、龙舟快艇等多种水上游览项目,游人或兜风、或悠游、或品茗、或小酌,其乐融融。这里共分成五大区块:九霄碧云洞、逍遥岩岭湖、天成野槠林。其中九霄碧云洞面积2.8万平方米,被誉为“亚太第一大洞厅”,是一处融山、水、林、洞于一体的华东地区最具特色的景点;【天成野槠林(神畅游乐园)】百余亩充满生机的野生槠树林,清朗幽静。林内“神畅”游乐园,走索桥,攀绳索,钻索洞,溜溜索,惊险刺激,乐趣无穷【万倾碧波·岩岭湖竹筏漂】(必消自理40元/人)湖面面积约3万平方米,湖水清澈,碧波万顷,湖面曲折有致,山环水抱,峡幽滩缓,峰峦叠翠,湖光山色相映成趣,村落田园,动静结合,已辟为水上游览区,有特色竹筏等多种水上游览项目,游人或兜风、或悠游、或品茗、或小酌,游泳嬉水、其乐融融。后游览【琴溪香谷风景区】(门票已含)——领略“三奇一绝”景观,一奇是奇特的山地小气候,冬暖夏凉,十分宜人。二奇是满峡飘香。峡谷内满目青翠,四季飘香,蝶飞蜂舞,因此,峡谷亦美名为“香谷”。三奇是奇特的峡谷地下溶穴大多交织相连,成为地下迷宫。一绝是指唐时有两位曾在出峡赴京殿试,同举进士,其中一位还高中状元,因此,此谷也称“状元谷”。听琴溪神韵、闻满峡飘香、访状元故里,(游状元神洞探险、状元祠堂祈福、)。结束后适时乘车返回温馨的家。
用餐:早餐:含, 午餐:不含, 晚餐:不含
住宿:温馨的家
费用包含
费用不包含
预订须知
线路描述: ❤富春桃源•网红云梯•九霄碧云洞•天成野槠林•岩岭湖竹筏漂 ❤双岛之恋•探秘新沙岛+赏花烟雨桐洲岛 ❤打卡抖音网红自由谷 ❤铜鉴湖花海•视觉盛宴 ❤2晚连住住爱丽芬城堡艺术酒店开启梦幻之旅 ❤暖心赠送丰盛自助早餐 ❤纯玩无购物,开心舒适游
行程天数:3天开班日期:05-01、05-02、05-03、05-04、¥598
查看行程线路描述:★2晚连住当地特色农家小别墅或同级 ★赠2早4正餐餐餐特色农家菜 ★特色卡拉OK随心唱享 ★打卡新晋网红王牌景点天观佛手 ★梅城古镇-“江南大理古城” ★品质精选,纯玩0购物旅途更安心
行程天数:3天开班日期:05-01、05-02、05-03、05-04、¥598
查看行程线路描述:•【100%纯玩】全程无购物无自理景点 •【豪华住宿】入住瑞莱克斯大酒店或同级(赠丰盛自助早餐) •【网红打卡】网红打卡龙鳞坝台阶瀑布 •【探秘之旅】探秘华东唯一洞中飞瀑 •【精华景点】富春桃源•网红云梯•九霄碧云洞•天成野槠林•岩岭湖竹筏漂
行程天数:2天开班日期:05-01、05-02、05-03、05-04、¥498
查看行程桐庐县,是镶嵌在浙西北的翡翠,撒落在富春江畔的一颗璀璨明珠。桐庐境内总面积1825平方公里,辖7个镇、4个乡、2个街道,人口40万,隶属杭州市管辖,是国务院批准的对外开放县。桐庐系多山丘陵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暖夏凉,四季分明。平均降雨量1450毫米,平均气温16摄氏度,自然景观多姿多彩。 桐庐历来是文人雅士邀游吟诗之地。自南北朝至清代,曾有一千位名贤高蹈之士,在这里留下了脍炙人口的名著佳作。桐庐的山山水水,已与历史、文化、传说融为一体。 春秋战国时,桐庐先属吴、越,后属楚,秦始皇时,今富阳、桐庐。建德均为富春县。三国吴孙权黄武四年(225年),富春县分出相溪乡置桐庐县,属吴郡。这是桐庐建县之始。 关于县名由来,说法有三:《元和郡县志》说,国居地桐溪而得名;《太平震宇记》中说,桐溪有颗大桐树,枝多叶茂。树冠大,遮住数亩土地,远望似庐,故得桐庐之名;而据《方舆胜览》载:“有人采药结庐桐木下,人问其姓,指桐木示之,因山名桐君,郡曰桐庐。”如今以第三种说法较多。
更多 >>